傅水根:将做事转化为做学问
2024/12/20 17:08:59 科研 浏览量 :


石伯平教授和金问楷教授退休之后,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年春节期间,都要带上点礼品,去金老师和石老师家拜年,并顺便聊聊天。2014年春节,像往常一样,我到年已86岁的石老师家拜年。在寒暄几句之后,石老师对我说:“水根,我们俩有很大的相同之处,也有很大的不同处。”我说,请石老师说说看,一致之处和差别之处到底在哪里?

石老师说:长期以来,我们俩都很实干,但我有不少事干完就算完了,而你不只是实干,你在干完之后,还在不断思考、不断总结,不断写作,因此你主编、主审的教材,翻译的著作,科研论文、特别是教研论文,就积累了很多。这就是你的优势所在!

我说,石老师,其实很多东西都是向老先生学的,特别是实干精神。这也是清华长期所提倡的,“行胜于言”的校风就是引导我们要实干。但后来到英国留学,看到导师也是一边干一边写,而且鼓励我写。我才慢慢地领悟到,不能只停留在实干的层面,而要在实干的过程中,或在实干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去体会、去领悟隐含在通过实干获取成果背后的道理,并通过语言或笔,条理化地表述出来,逐渐将做事转化为做学问。

英语中有一句话对我也很有启发:“Life begins from forty”。翻译成汉语,就是“生命从40岁开始”。这句话的意思可能和我国的一句古语类似:“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随心所欲,不逾矩。”也就是说,一个人到30~40岁的年龄,无论事业还是思想,都应该有点自己的东西了。这个东西,就是对问题有自己独立的看法,有自己独立的思想或独立的观点。这个看法、思想或观点,不只是存在于个人的脑海中,而且要简练、精准地用文字表述出来。这对我来说,就是由做事开始转向做学问了。

虽然到2014年,我已退休3年,也已年近古稀了,但石老师的话,仍然给我鼓舞,给我力量,促我奋进!

那么什么是做事?什么是做学问?做事与做学问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差别和联系呢?

    所谓做事,就是完成工作任务,履行一项差事。任务一旦完成,就可以交差了。当然,做事和履行差事也有优、良、中、差之分。

     我查了查词典,看看到底什么是“学问”?

    《新华词典》的表述是“系统的知识”或“学到的知识”。

由此看来,“做学问”,就是在求学或研究实践中,不但要学习前人所积累的系统性的知识,而且要探究新的知识或发现新的知识,然后将其融入到“系统的知识”这个汪洋大海中,并提供给后人学习。至于这些“系统的知识”是否能“学到”,新的知识能否探究到,那就得看个人的作为了

    因此,所谓做学问,也要实践,也要做事,但与单纯的做事不同,有着更宽、更深的基础,需要在前人的基础上,探究客观存在的新的东西,因此有着更高的思想和研究境界。

做事,一旦做完,一交差就完事了。而做学问,居然是没完没了,需要刨根问底、穷追不舍、深度思维;需要横向拓宽、纵向深入、彼此关联。做学问就是从我们所从事的客观存在的事物中探究出有价值的抽象,或者说从有形的事物中探究出深层次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无形。实中求虚,虚中务实,彼此印证,互相推进,螺旋上升。

做学问是在做事前、做事中、做事后进行深度思维,探究出其中的事理、物理、情理,甚至哲理来,探究出客观规律来,用以发现新的工作方向,并指导今后的工作。无论我们做大事,还是做小事,都是同样的道理。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习惯。而一旦养成习惯,就能够坚持下去并逐渐看到成效。

    相对于常人的浅度思维,做学问需要深度思维。深度思维是一种自始至终贯穿反思的系统型思维的方法、深入型思维的方法、关联型思维的方法、研究型思维的方法和批判性思维方法。通过反思,发现自己40岁以前基本属于认真做事,40岁以后才逐渐领悟到将做事与做学问结合起来,发现结果是很不一样的。我至今仍然在坚持,没有松懈。

    人活着究竟干什么?人生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我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或价值不是升官,不是发财,也不是出名,而是把个人的潜力健康地发挥到极致,为国家和人民提供最好的服务——这就是人生的价值观或价值取向。对于高级人才的培养来说,价值塑造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东西,而恰恰是这一点,又经常处于既重视又被忽略的状态。或者换句话说,是形式主义的东西多了点,而潜移默化、润物无形,从人性角度出发的东西少了点。

凡做学问者,要学会从物质运动的有形(日常教学、科研、产品设计、零件加工、装配调试,具体完成的各种工作做事)中,提炼出更有价值的思维运动的无形(知识、方法、规律、思想、哲理做学问)。反过来,要学会从思维运动的无形(思考、专注、用心)中,创造物质运动的有形(图纸、原型、产品;专利、著作、论文等)。这才是更重要和更高层面的东西,是属于社会人文(文明)层面、精神层面,具有更久远价值的东西!

因此,要学会善于从实践中凝炼出更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学会从完成了有形的物质成果中,凝炼出更有价值的、无形的思想成果。反过来,用这些思想成果来进一步推进学术与事业。

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矣!能够提出被公众认可的思想,实际比很多物质成果更有价值!大学应该是出思想的地方!大学应该是为学科、为领域、为国家和世界发展指引未来前进方向的地方!

创造要靠先进的思想指引,而思想要靠深入实践,深入一线,在实践中细致观察、反复比较、不断积累、深度思维、总结凝炼而获得。

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发展,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看,物质与精神、有形与无形、理论与实践、运动与静止,经常处于无穷尽的相互作用和转化之中,并以螺旋上升的方式永无休止地向前推进。

做学问不要停留在浅度思维上,而需要深度思维。只有养成在实践中细致观察、深度思维的良好习惯,并长期坚持,才能深刻揭示出客观事物的潜在规律性,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通过深度思维,不是形成简单的思维点,而是通过岁月的逐渐积累,反复思考、比对与凝炼,形成系统的思维链和成果链,来实现社会价值的倍增!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树立起这样的一个目标,使自己发展为一名学习型、实践型、研究型和思想型的教师;作为一名领导,要使自己在管理生涯中,发展为一名学习型、实践型、研究型和思想型的领导。无论是教师、研究人员,还是领导,如果前三项做得比较好,就可以向思想型过渡了。具体与抽象,表层与深层,理论与实践,物质与精神,做事与做学问的最终分野和所展现出的境界差异就在这里!

每个人的潜力都非常大,而只有具备开阔的胸襟和优秀的品格,并不断克服个人的习惯天性,才能健康地发挥出最大潜力。那么,我们个人某些不好的习惯天性到底是什么呢?那就是自私、懒惰、计较、妒忌、攀比、贪图安逸、仰人鼻息、趋炎附势和急功近利。任何一个人,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和克服个人的以上弱点,他的发展潜力都是不可等闲视之的。诚然,对于一个普通老百姓,或者对于某些专业领域的个别特殊人才,大可不必如此苛求。但对于那些当前处于或未来可能处于权势地位,或在某个专业领域有发言权或决策权的人,是一定需要综合考虑德才兼备的。

我把个人工作和成长的经验归纳如下:

学习学习再学习

实践实践再实践

思考思考再思考

积累积累再积累

凝炼凝炼再凝炼

坚持坚持再坚持

搞科研需要勤奋,需要专注,需要破除迷信,需要持之以恒,需要明白这是一个开弓没有回头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必须坚持到底的系统工程,这样最后才可能取得点成绩。凡耍小聪明者,局部、暂时可能占点先机,但最后都难以成事,尤其是难以成大事。

无论是科研,还是教研,都可以提升为做学问。做学问既要有远见卓识,也要有点点滴滴;要从点点滴滴中悟出远见卓识,从远见卓识中深入点点滴滴。长期积累,必见成效!

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做学问,也无论你的功勋如何卓著,几乎无一例外,最后能够稳稳站住脚跟的,凭的是人格魅力!

也就是说,作为一名高等教育领域的教师,既要做一名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实践者,更要做一名探索者与思想者。

著名作家阎连科有一句话:经典是时间腹内的舍利。


作者简介:

傅水跟,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原主任、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智库(EASDT)副理事长、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专家委员会主任、ICC评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