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中小学的劳动教育
2021/11/24 15:07:08 动态 浏览量 :

德国中小学的劳动教育


       学生应当“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句话对中国人来说早已是耳熟能详,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句话中的“劳”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随着中国学生的课业负担不断加重,劳动教育课程往往被其他课程时间替代。

       根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所的报告显示: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1.2小时,韩国0.7小时,法国0.6小时,英国0.5小时,而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印发,中小学劳动教育课每周不少于1课时,近年来被淡化、弱化的劳动教育又有了硬指标,德智体美劳的最后一个“劳”字,不再是可有可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妨来看看德国中小学的劳动教育究竟是如何实施的。

我们都知道,德国实施12年义务教育,分流之后,很多学生都会进入以“双元制”技工学校为中心的各种职业学校学习,因此,德国十分强调和重视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技术教育,把它视为学生职业生活和社会的重要准备和基础,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精心设计,并贯穿在基础教育的全过程。

另一方面,劳动教育对于那些并不打算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而言也并非毫无用处。德国中小学的教师、校长都十分强调,实施劳动技术教育不是为了将来学生就一定从事学到的某项技术,而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德国,各州普遍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并贯穿在基础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各州劳动教育的基本目标大体可归纳为对学生实施全面的劳动、经济、技术方面的教育,使之具备适应目前及将来生活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高度负责地从事生产和劳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环境的行为;帮助学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使其有能力在受技术和经济影响越来越大的社会中谋求发展。比如,劳动教育注重学科间的衔接及全面教育,可能会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制作产品,还要将其作品卖掉,这就需要学生计算成本、保证质量、进行广告推广等,可以培养其经济观念。

由《基本法》的相关规定可知,德国各个州都有文化主权。所以,具体而言,各个州的教育也有不同的政策和内容,相应地,在劳动教育的课程名称、授课的对象、开展的方式等方面各州有自己的政策。德国小学劳动教育的课程名称不一,一般叫“常识课”。

德国的劳动教育主要的学生是中学生,但是现在的发展速度比较快,所以小学生也有所涉及,主要内容就包括做一些绘画、印刷、纺织、雕塑、演讲、改造等课程,还有社会、经济、自然、技术、生物等领域的课程。比如,在巴伐利亚州,小学常识课每周4节,其中2节为史地、自然常识,2节为手工劳作。手工劳作1~4年级的教学内容包括:纸工、编织、木工、陶器等。

德国中学(初中)的劳动技术教育,则一般由“劳动学课”和“操作课”组成。前者讲授生产劳动和就业的理论和知识,内容包括:劳动的含义、劳动的价值与报酬、就业问题、劳动法;生产、工序、效益;工人的基本素质;安全保护、环境保护等。后者,即操作课的教学内容中有三项颇有特色,即家政、办公技术和职业指导。德国中小学都比较重视家政,他们认为,人主要存在于工作和生活之中,即生产和消费(生活)中,学家政就是掌握怎么生活。因此家政的教学内容比较广,除烹任外,还包括怎样持家,家庭美德,理财,营养知识,健康卫生等。办公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操作,在现代化社会里,计算机操作是求职的基本条件。因此,他们不仅配备计算机,还注意技术的先进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劳动教育被认为是职业教育的基础,且劳动教育中也包含生产劳动技能的掌握,但是这种劳技课并不追求学生学到多少技术操作,不要求学习木加工的一定会做个木房;而是要求学生侧重了解整个生产过程和工序。

除了学校的课程以外,某些机构也会提供一些劳动教育课程,开展生物自然现象技术课、经济或者职业和大学的导学课、日常文化和社会的课程,自然科学和技术课程,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们的实践能力,在学生达到某一等级时,还会给学生颁发等级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