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多措施聘请专业人士指导劳动实践,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
2021/9/30 16:49:46 动态 浏览量 :

近日,教育部在对“关于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劳动教育基地的建议”的答复中提到,近年来,教育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劳动教育。下一步, 教育部将推进完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组织召开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推进会,强化劳动教育实施过程指导,提升劳动教育效果,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作用。

加强劳动教育基地建设

围绕实践育人,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96个县(区、市)国家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指导各地各校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充分利用学校布局调整中的闲置校舍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闲置厂房等社会资源,建立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等各行业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青少年宫等校外实践基地指导,在场馆建设、项目设置、活动开发等进行统筹规划,引导基地结合当地特色,开展种植、饲养等劳动实践教育。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大力拓展实践场所,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明确各地要统筹中央补助资金和自有财力,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加强劳动教育场所和实践基地建设,吸引社会力量提供劳动教育服务。《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进一步指出,要建立劳动教育协同实施机制,中小学校要与相关社会实践基地共同开发并实施劳动教育课程;职业院校、普通高等学校要联合社会力量,共建共享稳定的劳动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等,多渠道拓展劳动实践场所。

强化劳动教育实践指导

教育部采取多种措施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把劳动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内容。2018年,教育部、工信部、中国工程院印发《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高〔20183号),强调加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正在分批开展现代产业学院立项论证工作,将于2020—2022年建设约100个现代产业学院。中央财政综合施策支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自然资源部指导地方各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综合运用国土空间统筹、存量资源有效盘活和土地复合利用等手段,拓展和保障劳动教育实践场所。